历史学家以传说和记载为线索,通过实物或者其他史书印证来确定历史。季羡林说文化传承载体有两种:一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文献典籍;另一则是人工兴建的建筑物,如万里长城、嵩山少
历史学家以传说和记载为线索,通过实物或者其他史书印证来确定历史。季羡林说文化传承载体有两种:一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文献典籍;另一则是人工兴建的建筑物,如万里长城、嵩山少林寺等。我认为季羡林先生把历史和文化的概念混淆了,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应该是人。口口相传的历史和文化,构成了少林文化的主体。众所周知,清代以前的少林寺是没有志书的,中国的历史或者地方志书中提到少林寺的文字并不是很多,利用这些仅有的文字去相互对证,并质疑少林文化,这本身就显得滑稽和浅薄。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品格,历史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纠缠于历史本身,会削弱文化的内涵。而少林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寺僧口口相传的文化,少林武僧七辈爷就是其中之一。少林武僧头辈爷爷名昙宗,保过唐王立过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少林寺的壁画、石碑都记载了。二辈爷爷名广宗,钦封国师定国公。这个人估计很少有人知道,人们知道更多的是二辈爷爷紧那罗王。但是紧那罗王为何被奉为二辈爷,就很少有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而在我知道的版本中,紧那罗王是三辈爷。三辈爷爷紧那罗王,赶元王立下头一功。大家知道的,只有紧那罗王吓退红巾军的故事。元朝的时候,少林寺皇家寺院的身份最为招摇,因此元末少林寺和尚最先出来反抗蒙古族皇帝的统治的事迹就鲜为人知。紧那罗王赶元王的故事,最能体现少林寺与政权的关系——少林寺亲近政治,但并不是政治的附庸,他们只是帮助相对正义的一方。在元朝刚建国的时候,少林寺帮助英明的元王平定天下;在元王昏庸、民不聊生的时候,少林武僧又揭竿而起,成为起义者。四辈爷爷名小山,挂过三次招讨印,领过三次皇家兵。小山的塔是少林寺塔林中最气派、最特别的一座。难怪素喜老和尚在徒弟为他建寿塔时,对自己的塔的要求的标准就是要像小山塔,并将自己的塔建在小山塔旁边。但是经过一些迂腐的历史学者的考证,小山方丈居然成了不会武术的文和尚。五辈爷爷名月空,领旨挂帅去征东。月空和尚的故事,中央电视台播过的一部电视剧《少林僧兵》让世人皆知。但是《少林僧兵》最大的败笔就是不了解佛门规矩,剧中的月文是个瘫痪,瘫痪的人怎么能出家?要知道五根不全的人是不能当和尚的。当今法王寺方丈释延佛是个特例,少林寺方丈之所以愿意收他,那是郝释斋说情和变通的缘故。六辈爷爷无言公,钦封国师太子翁。这无言道公曾经是明朝太子的老师。此外,明朝有8位王子出家少林,无言道公就是他们的师父。七辈爷爷官最小,十州提督杜友明。清朝的时候,由于少林武僧创办了反清复明的主要力量“天地会”,清朝的皇帝不喜欢少林寺,海宽之后再也没有任命过少林寺方丈。杜友明作为唯一还俗的少林武僧的崇拜者,也许是出于政治上的原因。从少林武僧崇拜的七辈爷来看,除了紧那罗王外,都是因为他们受到了政权的惠顾,这给人的感觉好像少林寺善于投靠官府,并以高官为荣。其实不然,少林武僧七辈爷中只有三辈爷紧那罗王在少林寺内拥有殿堂,并成为少林武僧的信仰中心,这正说明少林武僧是支持正义的。不是不相信历史,是因为历史本身太错综复杂。我更相信口口相传的文化。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免责声明     |    
Copyright 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 .久久养生网 版权所有 鲁ICP123456789-2号